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校获批一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10月10日 15:17 管理员 点击:[]

近日,市教委下发文件(渝教科〔2013〕25号),正式批准我校牵头建设的“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标志着我校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本批市级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评审过程中,我校牵头的“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受到吴刚副市长的关注。5月8日下午,中心首席专家杨继瑞教授向吴刚副市长汇报了中心建设情况,受到了吴刚副市长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心面向成渝城市群发展这个川渝两地都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选题好,符合川渝两地高层的决策需求,希望中心立足于“帮国家做事,促区域发展”,加强协同创新,早做准备,为两地共同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做出贡献。

 “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我校在实施“2011计划”过程中牵头组建的、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由我校杨继瑞教授任牵头人和首席专家。中心由重庆市经信委、四川省经信委提供政策支持,协同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商社集团、重庆港九股份有限公司等成渝两地多家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汇集了各协同单位的相关优质产学研资源。中心面向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国家战略,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实现了显著的协同增效。在下一步建设工作中,中心将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与各协同单位共同努力,深入推进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科研模式、资源配置、国际合作、创新文化等八项改革,引进一批领军人才,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团队,努力培育高水平的交叉新兴学科群,产出一批标志性、高水平成果,实现多项创新成果的转化与运用,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2011计划”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各项实施工作。2012年5月“2011计划”正式启动后,校级领导班子随即开展了“2011”计划有关文件精神的专题学习;学校组织召开了实施“2011计划”动员大会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培训会。校长杨继瑞亲自带队,赴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联系协调协同创新战略合作事项,学校现已与多家知名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关系。

按照上级精神和学校党政部署,学校于2012年下半年启动了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工作。2012年,学校从60多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并推荐1个项目到市教委申报国家级“2011计划”。今年上半年,学校批准认定了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分别是“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商贸物流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环境与资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传媒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今年3月,学校组织“成渝经济区城市发展群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并获批“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跻身市级“2011计划”,实现了重要突破。

为了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把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到二级单位年度考核体系之中;把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对市级及以上协同创新中心,除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配套政策外,还将在经费预算、人员配备、场地设备等方面还将予以倾斜支持。

 

 

 

 

背景资料: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11工程”、“985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发展,重在高校内部的建设;而“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从而能带动与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为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2011计划”。

“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强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2011计划”要求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强调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解决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以及科研资源配置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推动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1计划”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2011计划”要求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施“2011计划”,其基本做法是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使其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2011计划”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层面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各层级协同创新中心采取“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的路径和方式开展建设工作。在国家层面,教育部、财政部经组织评审、答辩,从89所中央直属高校和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的167项申请中,遴选认定了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4个。在重庆市层面,全市现已分两批共认定“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24个。在我校校级层面,学校现已批准认定校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2011计划”培育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动态,与现有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研究基地不同,协同创新中心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研究模式。研究方向将会根据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解决了一个重大需求后,再会寻找到新的重大需求。二是多元,有别于现有的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平台等基地的组织管理方式,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来源于多个单位,人员流动不调动,无论是本单位人员还是其他单位人员,所有人员均采用聘任制。三是融合,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四是持续,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通过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构筑高校综合改革与政策汇聚的特区,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环境氛围,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上一条:我校再次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下一条:我校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关闭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