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积极引导,精心组织,推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2011年09月03日 11:46 管理员 点击:[]

 

   “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脱颖而出、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科研经费显著增长。就学校科研管理工作而言,重点是加强了组织与协调工作。这里,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问题简要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      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校主要在如下方面发挥了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1、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挥“ 思想库”作用

 “十五”期间,我校19位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8位教授为中央政治局、人大常委会作专题讲座11次,共承担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5项,学校递交并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咨询报告上百份,其中有的受到国家领导人或有关部门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做重要批示。我校自办的政策咨询性内刊《问题与思路》自2002年至今已印发59期,其中不少政策建议受到有关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我校教师共承担国家各部委委托研究课题317项,不少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有关政策和制度安排。

2、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十五期间,我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共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服务项目1948项,获得科研经费1.6亿元。

例:我校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在河北、山东、河南等14个省建立了近30个乡村建设试验区。目前,试验区已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乡村发展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3、深入开展社会调查,为各级政府、学者和广大公众正确判断社会现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面对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校教师“十五”期间在若干领域开展了规范化的社会调查,建立了科学的数据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例:实施“中国社会结构演变长期趋势研究──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GSS)”。该项目首期计划5年,每年进行一次调查,在持续的、全国性抽样调查基础上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和利益结构的演变现状和趋势做出的分析判断。以2003年GSS数据为基础,已完成专著2本,高水平论文10余篇。并建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网站”(www.chinagss.org)和“社会调查开放数据库”(www.cssod.org)。

   此外,我校教师还结合重大委托项目开展了奥运总体影响系列调查、大学生思想动态电话调查、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调查、农民工现状调查、我国R&D投入与使用情况调查等大型社会调查、为政府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二、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引导与管理

  为鼓励教师对社会进行智力服务的热情,并使之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大的价值,学校采取了如下引导和管理措施:

1、明确思路,加强引导

  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校更是大力倡导服务社会的科研方向和理念。2002年学校明确提出科研工作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2003年提出“积极承担横向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4年倡导教师在科研中树立“问题意识、社会眼光”; 2005年提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提升服务社会和成果转化能力”,鼓励教师们在科研成果转化途径、方式和效益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这些思路已经成为我校明确的学术导向。

2、调整职能,加强组织

  为拓展学校服务社会的空间和能力,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有意识地从单纯服务型向参与型转变,积极开展大型项目的策划、培育和组织协调工作。对外综合推介学校研究实力,策划和争取研究课题;对内调集各学科力量组织课题组,协调各方面关系等。对于大型综合性跨学科研究,科研处几乎是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走上良性自运转轨道。

例:在抗击“非典”期间,科研处两次发出专门通知,提出20多个建议课题,迅速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有关研究,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主任基金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2项。汇集我校相关成果的《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获得国家图书奖特别奖。

3、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提高社会服务效果

  一是组织专题学术沙龙,孕育跨学科社会服务研究项目。通过多次尝试,我们逐步摸索出了“捕捉问题―学术沙龙―预研―申请立项”的四段式组织方法,获得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我校社会与人口学院连续两年主办的跨学科“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为全国“两会”酝酿了若干重要提案,受到与会代表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二是组织跨学科教授考察团。为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校计划自去年起的3年时间里,组织30个教授考察团赴全国各地进行教学与科研考察,每一个考察团均由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目前,已有10路考察团完成了考察任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讨和综合会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欢迎。其中4路考察团获得当地政府委托的综合性研究项目。

三是打造跨学科研究平台。近年来,我校通过以重大项目引导研究、以综合领域集结队伍等方式成立或组建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院、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等多个有特色、有影响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磨合,这些机构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效应日益明显,为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大大增强。

上一条:重庆工商大学举办学术讲座申请表 下一条:我校主渠道科研项目、科研获奖规范名称一览(news)

关闭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