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加强基地管理的制度建设,创造基地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6年09月21日 11:46 管理员 点击:[]

  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教育部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学科建设工程,我校有幸有六个研究所(中心)进入这一建设工程,三个研究所进入省基地建设工程。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建设无论在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创新上,还是科研水平的提升上,都是一个富有成效的探索。下面我想从操作的层面谈谈我校在基地管理的制度建设上所做的一点工作。

  制度是行为的引导和规则,任何制度的制定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和管理理念。坚持突出质量、创造宽松环境是体现在我校基地制度建设中的基本价值和理念。正是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促进部门沟通,建立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

  基地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牵涉到多部门的管理合作,因此,能否在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的管理关系,是基地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社科处实现高效优质管理的前提。因此,我们努力形成一套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加强和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为基地建设提供有序的发展环境。

  首先,我们成立了由主管文科的副校长牵头的全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在社科处、人事处、学科建设办公室、财务处几个部处之间建立了稳定的部、处协商机制,定期就基地建设进行会商,对基地建设遇到的问题组织专门研究。同时,学校专门增加了一个专职基地管理秘书的编制,使基地事务的管理得到保障。

  基地作为一个与院系同等的实体,必然还会遇到与院系关系的问题,例如,我校在哲学一级学科下获得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和和逻辑与认知二个基地。因此在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学科建设经费和资源分配等方面都面临一个协调问题,而能否协调院系与基地的关系对基地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哲学学科进行了制度建设的探讨,正式成立了由哲学系、马哲基地、逻辑基地三家共同参加的哲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共同商量讨论研究基地与学科共同发展的问题。

另外,我们也建立了基地工作例会制度,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各个基地参加的会议,每次都会根据不同的内容请基地主任和相关人员参加。在工作会上,各基地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反映问题和困难,使学校能及时掌握基地建设进程和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这种例会制还为基地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二、完善人事管理,建设高水平、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

  按照基地建设要求,基地应该有独立的人事编制,同时要求研究人员带课题进基地,完成课题出基地。但在我国高校现行人事制度下,一个专职人员一旦调入或留在基地工作,再要让其离开是有很多困难的。另外,由于中山大学2003年实行教师聘用制度改革,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教学任务,而基地专职研究人员普遍面临教学工作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与许多学校一样,我们也存在如何解决教授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稳定的、有凝集力的研究团队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四个措施。

  一是基地人员编制实行A、B系列制度。即一部分研究人员按A系列编制聘用,这些人可以与基地签定“无固定期”合同;一部分研究人员按B系列编制聘用,这些人可以与基地签定“有固定期”合同。B系列编制人员如果在聘期内表现出学术潜力和成就可以申请聘任A系列。这一制度既保障了学术带头人的长期稳定,又为基地实现“带课题进基地,完成课题出基地”的要求,为基地遴选优秀研究人才,保持基地队伍活力提供了制度条件。

  二是实行“双聘制”,即在基地聘用研究人员时,相关院系参加聘任讨论,如果该人也符合院系教师聘用条件,适合在院系教学,则院系同时也认可聘用。 “双聘制”为基地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参与教学工作的机会,适应了学校人事改革的要求。同时,如果一旦因某种原因,研究人员需要离开基地,也可以回到院系专职从事教学工作。

  三是我处出台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重要负责人申请减免教学工作量的规定(试行)》,将所有基地立项招标课题纳入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范畴。该办法与一些兄弟学校不同的地方是,减免不是专门针对某一个人,而是给课题负责人一定的减免教学工作量。课题负责人可以根据研究团队的具体情况,将这些工作量有差别的分配给团队中有需要的成员。这一制度对于基地形成和凝聚团队,尤其对调动中青年教师参加研究团队起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如果一个重点课题负责人邀请3个讲师参加课题研究,平均每个讲师可以减免41%的教学工作量。

  第四,为促进基地研究人员进行强强联合,形成有凝聚力的攻关团队,我处制定了《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第二、三项目负责人认定原则》。该原则明确提出,在业绩考核及职称评定上,重大项目的第二、三负责人可以被认定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同等看待。这规定,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大量存在的名教授不愿参与合作、喜欢单干的传统科研方式,促进了科研合作与协作,使基地形成一支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有战斗力、凝聚力的科研团队。

三、重视学术刊物建设,打造基地品牌

  一份好的学术刊物是基地学术水平的标志,是凝聚学术共同体的平台。因此积极推动创办基地学术刊物,把基地刊物打造成学术品牌是我们的愿望。在目前国内对期刊数量严格管制的情况下,我们学校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主办学术刊物。

  一是将原来由其他单位主办的刊物接过来,在不改变刊物的法人单位和刊物名的前提下,改为由我校基地主办。例如我校马哲基地的《现代哲学》和(省级)经济学基地的《南方人口》均是以这种办法获得的。由于基地重视对刊物学术品位的追求,这两个刊物很快成为学科领域的重要刊物。

  二是在港澳注册办刊,例如我校历史人类学基地的《历史人类学》、非物质遗产基地的《非物质遗产》和港澳研究所的《?》。这些刊物一开始就把面向国际作为办刊的目标,力求与国际学术界开展学术对话,使其较快地进入了国际学术市场。例如《历史人类学》已经成为国际汉学研究中一份有相当影响的刊物,极有可能被SSCI收录。

  三是办电子刊物。我们认为,电子刊物同样是提升基地学术地位的载体,因此对电子刊物也给以政策上的支持。在2004年6月修订的《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特将基地主办电子刊物全部纳入评估体制,认定其相当于CSSCI刊物。同时,将基地主办、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全部纳入学校认定的权威刊物。

  以上这些制度的实行,有力地推动基地朝着追求质量发展的方向上前进。

  基地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一定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将在教育部社科司和学校的领导下,一如既往的积极探索基地建设的道路,为把基地真正建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地做出努力。

上一条:教育部社科司科研规划处张东刚处长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我校2006年的部分学术交流一览情况表

关闭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