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信息 >> 正文

构建具有合理层级体系的理想城市群

2013年05月02日 14:49 管理员 点击:[]

“城市群不是某项指标单子化的膨胀和扩张,过度侧重某一方面是不够科学合理的。”在4月20—21日召开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上,与会学者就“中国城市群发展与中国都市化进程”展开深度对话时认为,理想的城市群应当是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互补功能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

城市群已成为当今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鉴于全球化背景和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士林提出,当下对城市群的概念和现实进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讨论尤为重要。

据了解,目前中国初具规模或被认可的城市群在15—23个之间。刘士林认为,尽管中国城市群的数量已不少,但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发育不足,在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区域协调和一体化水平、城市环境和软实力方面,与世界上成熟的城市群有明显差距;二是发展不平衡,目前扎堆出现的中西部城市群与东部城市群相比,不仅水平远远落后,发展环境、资源与条件也如此。

城市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息息相关。盲目扩张、土地资源浪费、产业同构、生活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导致中国城市群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林家彬认为,从改革政绩考核体系、财税体制、土地制度、规划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是“城市病”的治愈之道。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城市群蓝皮书》编委会主任徐飞则表示,中国城镇化的各种矛盾、病症根源在于顶层设计不足,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顶层设计、系统梳理城镇化的各级层面和关系,实现统筹和协调发展。其次,由于地理跨度大、行政层级多,已经出台的多种城市群(经济区)规划还停留在“概念规划”的阶段,缺乏系统详细的控制性规划,亟待实现城市群的系统性规划。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明代诗人唐寅吟唱的正是当时苏州文人生活在城市世俗的物欲横流之中,以清雅自持来消减过高物欲的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严明为与会学者呈现了这样一幅来源于历史的都市形象。市井生活和商业经济并没有磨灭明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反而带来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精致优雅的生活。这使人不禁发问,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该做出怎样的文化选择?

“当代都市文化建设的目标不应该是完美的乌托邦,而应当是在承认、面对多元文化共生、多种空间并置前提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南京大学教授高小康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内卷化的发展,是把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发展速度降下来,转向肉体与心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当下与历史等多重内在关系重新整合的全面发展。城市高速度大规模发展的模式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转型,是“后都市时代”城市发展应选择的新目标,实现这种转型,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城镇化成为国家重点战略和各界关注的热点,各种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言论日渐增多。与会专家表示,当下学界急需树立正确的城市价值观,普及正确的城市科学知识,重建当代中华民族对城市的感觉、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审美趣味。就此而言,建构城市科学理论体系,为中国的城镇化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与氛围,日益紧迫且十分重要。(记者李玉)

上一条:现代语言研究要面向应用 下一条:高校投毒案,全社会都须反思

关闭

图文资讯